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3月31日消息,据外国媒体报道,《007》电影的巨大变动,撼动该IP历史和未来:系列制片人芭芭拉·布罗科利和迈克尔·G·威尔逊退出,亚马逊/米高梅影业接管007这一IP的创意控制权。
有60多年历史的007/詹姆士·邦德电影系列,由阿尔伯特·R·布罗科利携手哈里·萨尔兹曼打造并传承下来,布罗科利堪称007背后的家族,近年把控该IP的芭芭拉和迈克尔 G。 威尔逊是阿尔伯特的女儿和继子。
如今,芭芭拉·布罗科利、迈克尔·G·威尔逊、亚马逊已联合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资企业,三方共同拥有《007》系列的知识产权,而等交易完成后,将由亚马逊把控创意,布罗科利和威尔逊退居二线。
此事不久前已有风声,有报道指芭芭拉与米高梅方关系紧张,就该IP未来方向发生巨大分歧,她还曾向友人痛骂亚马逊/米高梅,新的007电影和新任007演员也迟迟没有消息。
毫不夸张地说,007将进入一个新时期,好莱坞一些各方反馈、展望、爆料:
·此事的时间很微妙,发生在上一任邦德退休(电影里是死去了)、确定要换人出演,但人选一直未定、很多影迷等烦了的时候。消息曝光后,亚马逊创始人杰夫·贝佐斯发推询问:你选谁来演下一任邦德?
评论区亨利·卡维尔的照片刷屏。
·上一任007演员丹尼尔·克雷格发布声明:“我对芭芭拉·布罗科利和迈克尔·G·威尔逊的尊重、敬仰和爱一如往昔、不会改变。祝愿迈克尔有一个长长的、放松的(你应得的)引退,而芭芭拉不论接下来要开始什么冒险,我都知道会是很棒的东西,并希望加入其中。”
·007电影合作方的态度。Deadline写道:芭芭拉·布罗科利提前一点把这个消息打电话告知了一些合作者,其中一个人表示,接到这通电话就像“听到家里死了人”。
另一个人透露:芭芭拉的态度平静,似乎已顺应此决定,“但是你能听出来她是沮丧的,她叹气,跟我说了关于即将到来的声明该说的东西,然后我们聊了一些别的。”有人说:“也许,能从那种挣扎中解脱,应该是有点令人开心的吧。”表示该决定应该是多方因素的结果:上一任邦德退了,需要找新的主演,82岁的迈克尔·G·威尔逊本来也在逐渐淡出(此次也发布声明宣布从电影界退休,专注艺术和慈善项目),加上如今世界的形势已经不一样了。
还有一个人认真地表示:如果近几年上天赐给了他们一个想都不用想的优秀人选来演007,现在事态可能不一样。
确实,新007到底谁演依然是目前最受影迷关注的问题。报道猜测:如果人选得顺利,或许芭芭拉·布罗科利会有动力继续把控这个系列。但找到合适的邦德似乎很难,芭芭拉确实已经就此跟一些演员谈过。此前传出亚伦·泰勒-约翰逊很有希望,但一个消息源称:与ATJ等多名演员的此类会面,只是一种在持续进行的“留意有哪些人可用、但都保持联系”式的行动,“我不认为现在存在任何’第一人选‘。他们希望搞清楚要拍什么,这样才能考虑哪个演员合适——这就像是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’的情况(确定了新电影的方向,才好定演员,但新电影的方向,本身又与演员有密切的联系),不是吗?如果有一个非常明显合适的下一任出现,那么情况可能不会是现在这样。”
·对于007影迷的反馈,THR写道:很多人的态度相当悲观,“这个系列要被榨干了”“安息吧,詹姆斯·邦德”之类的发言在网络随处可见。
有人认为不是粉丝什么都要唱衰,而是出自于对大的多栖公司和流媒体做影视的不信任,尤其是亚马逊和其重点打造的流媒Prime Video开发IP的能力,比如重金打造的《指环王:力量之戒》,比如类似007的剧集《堡垒》,观众口碑都不佳。亚马逊打造《堡垒》的方式是试图立马做成IP,计划了各种衍生剧和角色计划,最后也可像《复联》那样整合,但这种先有框架再填作品的“生产内容”式做法很难讲出好故事。
也有人担忧亚马逊会如何开发007,会不会是给各种角色出衍生作品?又拍电影又拍剧,以及别的形式?作品是会优先院线,还是流媒?这些目前未知。
以及邦德的选角,丹尼尔·克雷格在当时是著名的“非传统”选择,他一头金发,不算大众意义上的“非常英俊”,芭芭拉·布罗科利决定了选他。宣布他成为007时有众多批评,但此后为很多影迷所喜爱。而又到了下一任007的选人时间,放在现在的亚马逊,很难想象他们会不求安全,作出跟随直觉、敢于冒险的选择。
比如《堡垒》选择理查德·麦登主演,是在《贴身保镖》火了之后——麦登在《贴身保镖》的演绎俘获了不少观众,网上很多人表示他该出演下一任007。所以亚马逊选他,是一个安全的、跟随当时潮流的决定。贝佐斯在如今的新闻后马上问网友想要谁演007,似乎是延续了这个趋势。
也有人关心亚马逊会找怎样的制片人、电影人来把控该IP和电影,称这是未来作品品质的关键之一。
·《综艺》以“无暇延迟”为标题写道:近年,007系列陷入僵局。《007:无暇赴死》在2021年上映,而快四年后的如今,新一部《007》电影还没有导演、没有故事、没有剧本,也因此,寻找下一个007的进展也很缓慢。不是完全没有推进,但新电影要开拍,至少还得过一年。这是亚马逊对此前状况不满的源头之一。
2021年,亚马逊收购了米高梅,原因之一就是后者是007长期片方之一。在4年前的收购之后,亚马逊/米高梅也只拥有007 IP的50%,并且在创作上、艺术方面的抉择上没有决定权。
这几年来时有风声称:芭芭拉·布罗科利、迈克尔·G·威尔逊和他们领头的007制作EON公司,与亚马逊/米高梅方不对盘。两个月前,《华尔街日报》爆料:亚马逊就007 IP的开发做出了不同的努力,但布罗科利只答应了一部真人竞技类的衍生剧《007: Road to a Million》,别的都未果。双方就该IP未来方向发生巨大分歧,布罗科利还曾向友人痛骂亚马逊高层。
如今的决定之后,布罗科利家族依然持有007的所有权股份,但在创意上退居二线,把控权将归亚马逊。
北美院线联盟的分析师Jeff Bock认为:对于邦德IP来说,这是符合逻辑的下一步,007是亚马逊片库里最重要的IP、获得票房成功的最大希望。但由这些元老把控的时候,制作需要长时间去酝酿,不适应如今电影市场的竞争。
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电影内容上,也体现在形式上。此前007系列专注做院线大片,出了一部电影之后得过几年、经过详细的开发过程才能再出一部,而亚马逊/米高梅可以打造一个更加庞大的电影宇宙,像漫威、《星球大战》那样出衍生电影、剧集。此前007在这方面的态度不一样,该系列在如今的电影大IP中少见地没有被“无限剥削”,布罗科利家族多年来推掉了多个比如拍早年邦德的剧集的offer,合作方表示:他们对007这个角色保护得很好,对合作电影公司的建议和输出不总是持开放态度。
罗仕证券有限公司的媒体和娱乐分析师Eric Handler举例:“现在,亚马逊在电影方面可以依旧线性地推出,但可能也可以做一部钱小姐为主角的流媒体剧集,或者Q的起源剧,或者安娜·德·阿玛斯在《007:无暇赴死》的角色再出现在一部电影里?这些都是有可能的。”把控IP方向的高管、制片人依然是重点。
(孟卿)
(责编:加缪)